研会动态

Seminar Dynamics

生活权益

当前位置: 首页 研会动态 生活权益 正文

校职能部门与学生面对面第六期——研究生院专场顺利举行

更新时间:2022-10-14 13:04:10    点击次数:    作者:武汉大学研究生会

10月7日下午,校职能部门与学生面对面期——研究生院专场在研究生院当代楼A401会议室顺利举办。本次会议由研究生院办公室主任胡静老师主持,研究生院全体领导、各处室负责人同38名研究生代表参与了本次活动。参会职能部门的老师与同学就同学们关心的研究生教育教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

image.png

会议伊始,研究生院办公室主任胡静老师对研究生院参会领导和部门架构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指出本次活动旨在搭建一个相互沟通、解决问题的平台,加强广大同学对学校改革发展的理念、政策以及具体举措的了解和认识,增强同学们对学校改革发展的认同感、参与感和获得感,并非常欢迎同学们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提出宝贵建议。接下来让我们直击现场,具体看看本次研究生院对提案的反馈吧~

image.png

1.一名学生代表提出:毕业论文免费查重次数不足,能否增加免费查重次数或能否提供付费查重机会?

研究生院老师回复:首先是知网提供给学校的免费查重次数有限制,导致学生只有一次查重次数。目前已和知网方协商,申请更多次数,问题有望得到初步解决。另外关于有同学提出希望提供额外付费查重机会,同学们可以通过知网等权威平台进行付费查重,研究生院暂无此职能。

2.一名学生代表提出:目前研究生管理系统和学院教办都没有办法自主查询成绩排名,研究生管理系统能否增加排名查询?

研究生院老师回复:研究生培养更多以知识创新和能力提高为主,希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希望研究生同学不要太关注成绩。对于确有需要的同学,此权限已下放至院系,学院出具证明后培养处会予以认证。

3.一名学生代表提出:学校每年有大量博士生不能按时毕业,但每年有许多成功申请了优秀博士延期资助的学生最后准时毕业了,延毕博士资助名额存在浪费。

研究生院老师回复:我校18年正式实施优秀博士延期资助,到今年九月份,累计资助1495人。该类博士延毕并非因为自身能力不足未能毕业,而是为了产出更多优秀的学术成果,符合研究生培养初衷。2022年,优秀博士延期资助共有371人,11人放弃,比例不到3%。个别院系存在这种情况,但从学校层面来说并不普遍。对于部分院系确实存在资助名额浪费的情况,研究生院会进行增补和调整。

image.png

4.一名学生代表提出:研究生选课的网站部分课程上课地点显示不全。

研究生院老师回复:目前确实存在这种情况,上课的地点需要培养处和各个老师沟通,再由老师录入。对于同学们的需求,培养处正在想办法,尽量在新系统开发中把地点展示出来,请同学们耐心等待。

5.一名学生代表提出:部分院系实验仪器设备老旧,导师研究经费不足,无法满足研究生的实验需求,同时学校对学生自主参与学术科创活动的支持力度不够。

研究生院老师回复:学校对于科研所需一直是高度重视的,据统计,学校在研究生学分课程和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方面投入资金大致如下:

首先,2021年新增资助博士生跨学科论坛,同时提供实验相关的器材,举办学术沙龙,近五年举行暑期实践43期,博士生论坛97场,导师论坛和专家讲座2800余场;其次,进一步加强国际培养,从16到22年资助了大概4100名研究生参加各类国际学术交流会。另外关于科研奖励方面,从18年到22年,各种竞赛奖励共计2284万元,还有前面提到的优秀博士延毕资助。培养经费投入体现在培养过程,学校目前仍然在继续增加培养经费。研究生院一定会将每块经费尽量用到学生的提高上,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培养。

其次,关于鼓励研究生同学参与相关学科竞赛并配备相关条件方面,研工处是支持并积极推动研究生开展高水平学科建设方面活动的,例如全国创意大赛有十一项,我们学校因为学科关系参加了六项,由相关单位牵头,研工处每年拨出30余万元经费,只要学生参与,相关费用都由学校承担。我们希望通过经费支持、政策激励、活动支持等方面来鼓励大家多多参加高水平学科竞赛。

6.一名学生代表提出:部分师生间沟通交流较少,师生关系不和谐;部分导师对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论文指导少,导致学生毕业压力大甚至无法毕业。

研究生院老师回复:第一,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完善导师与学生定期联系制度”的建议,研究生院已经起草了相关通知,明确对导师一系列责任和义务进行了界定,目前研究生院已经下达了一些书面要求。希望同学们和导师共同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第二,针对导学沟通较少的问题,研究生院下达了一系列文件落实导师相关责任。在对导师的培训和评优评先工作中,我们对导师提出要求,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指导,未来也将持续加强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要求,尽量减少导学关系矛盾;

第三,研究生教育自然伴随着和谐导学关系问题,而和谐导学关系需要导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导学交流的数量、频次不是问题,交流只是一种手段,问题才是根本。对于导师,我们要加强培训、考核,完善相关制度管理规定。

第四,关于提案建议中限制高延毕率导师招生的建议,应考虑不同情况:首先,导师责任制有明确文件要求,如有反映或查实该导师存在故意为难学生的现象,学院和研究生院可综合考虑限制该导师招生名额。如因学生本人论文问题或其他问题,考虑到现在我校推行双选制度,该类导师招收学生的可能性也会越来越小。

image.png

7.一名学生代表提出:课程内容过于传统,且理论课程设置较多,实践应用类课程比例小,实践能力培养不足;部分课程之间同质化较强。

研究生院老师回复:已经关注到这个问题,目前的确存在课程同质性比较严重,博士生和硕士生课程重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一直在完善培养方案,最新一轮2022年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是历经三年修订而成,会陆续实行。从研究生角度来讲,会适当增加论文写作课和学术报告课等,对新的培养方案制定会有所体现,这部分工作也需要各个培养单位的协助。我们会继续把培养方案做的更完善,优化同学们课程的设置。

8.一名学生代表提出:研究生院与各培养单位以及学生之间沟通不足,部分文件和政策学生不了解。

研究生院老师回复:对沟通不足的问题,会出台具体的方案,未来可能会通过公众号等方式增加沟通渠道。从去年开始,研究生手册最后一页中加入了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研工部的微信公众号,请大家通知身边同学多多扫码关注。

9.一名学生代表提出:硕士英语统考免修条件每年都有不同分数标准,建议优化硕士考研英语免修规则

研究生院老师回复:每年分数线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前10%的成绩确定,这是在2018年与外语学院专家协商后确定的。英语免修除考研分数外还有其他途径,如在国外取得英语学位,发表过国际学术论文,大学英语六级、GRE、雅思、托福成绩达到一定指标,这些途径相对来说变化较小。

image.png

10.一名学生代表提出:很多研究生毕业后的意向是就业,但是很多导师抗拒同学外出实习,导致很多同学擅自出去实习或者和导师发生一定的冲突。希望研究生院能够发布相关的政策,给予学生方面一定的权利。

研究生院老师回复:这个现象较为普遍,问题的解决需要导师和学生双方达成协商。我们理解同学们的诉求,我们和老师们也进行过一定的沟通,尊重老师在培养过程中提出的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个人规划意愿,但也要兼顾学院和导师的要求。更多希望双方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

另外,回到培养方案本身,对学硕的同学来说,要求有不少于三个月的实习实践,但是实习实践有很多的方式,比如助管。我们还是希望同学有充足时间留在学校,如果学生在外面实习时间过长,老师也会比较担心学生的学业。如果有就业方面的需要,绝大部分老师都会同意学生的请求。如果导师完全不让学生出去实习,可以向学院或者我们进行反映。我们会代表同学,和学院进行相应的沟通。

image.png

11.一名学生代表提出:文理科奖励机制存在差异,很多理工科的补贴能够覆盖生活费,而文科的学生可能需要做一定的兼职或者父母的支持,我们希望能够给予文科学生更多资助机会。

研究生院老师回复:从学校层面来说,理科生硕士和文科生硕士资助政策是一样的。理工科学生资助较多是因为理科生承担了导师更多的课题而获得了导师的资助。文科生想提高资助水平,有以下的方式:一是文科生尽可能参与导师的核心项目,获得导师方面的资助,二是学校提供了勤工助学的岗位,学生可以参与我们的助教、助学以及助管。

(以上为本期“校职能部门面对面——研究生院专场”部分提案与回复,更多详情见excel表格内容~)

image.png

一图带你了解“研究生院专场”

在本期活动最后,陈传夫院长对研究生同学提出的提案建议表示了肯定,并指出同学们的提案相当具有代表性。会上陈传夫院长强调,武大研究生院自成立以来,培养出的研究生学子愈来愈多,相关规章制度也在不断完善,武大学子也在社会各个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我们研究生的一种面貌、一种风气,也是我们学校立德树人的效果。会议的最后陈传夫院长对之前同学们提出的提案做出了相关总结,并表示会高度重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积极推动解决,也鼓励同学们积极提出问题,推动解决问题,让校职能部门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image.png

针对此次“校职能部门与学生面对面”中提出的问题与建议,校研会权益部将持续关注跟进,协同落实。同学们若对学生权益、学校发展问题有其他建议,欢迎通过校研究生会和培养单位研究生会权益工作部门或直接通过“武汉大学研究生会”公众号后台向我们反馈,我们将及时联系职能部门,回应同学们的每一份关切。感谢同学们长期以来对权益工作的充分理解与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