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会动态

Seminar Dynamics

生活权益

当前位置: 首页 研会动态 生活权益 正文

校领导接待日 共克时艰,共建温馨有序安全家园

更新时间:2022-12-07 13:27:03    点击次数:    作者:武汉大学研究生会

为了倾听同学们的需求,尽快解决大家关心关注的问题,12月5日下午,学校举行校领导接待学生日活动,校党委常务副书记黄泰岩、副书记屈文谦、校长助理徐东兴与41位学生代表进行座谈交流,14个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同志与会。

一、学校情况通报

图片11.png

徐东兴老师通报了学校近期的相关情况。

11月22日,校内首发阳性感染者,此后连续3天感染者逐天增多,11月25日达到拐点,此后连续5天感染者逐天减少。

在各级领导、疾控专家的关心指导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连续5天未出现阳性感染者和密接人员,且连续5天全员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之后,目前校内学生区94栋楼栋已全部解封。

在封控的十多天里,学校47个分党委包保学生楼栋,组织党员教职工突击队300余人和志愿者2000余人,为5万余名学生提供核酸检测录入、餐盒配送、信息核查、药品等个性化物资采购、信息技术保障、快递代送、诉求解决、意见收集与反馈等服务。同时,学校加大协调力度,创造条件解决部分学生加公务员考试、接种疫苗、健康码转码等现实困难。教学管理部门协调学院和各位教师,全力保障线上教学。

这些举措都为打赢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确保学生不停学提供了坚强保障。

二、自由发言环节

图片12.png

座谈会上,同学们结合自身经历和前期调研自由发言,针对目前遇到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提问,相关职能部门就具体问题逐一答复。

图片14.png

类别一:校园疫情防控

01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同学提问:

1、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在校同学的安全能否得到保障?

2、希望学校能做好宣传并安抚同学们的紧张情绪,引导同学正确认识新冠病毒。

党政办公室老师回复:

与新冠病毒的较量和抗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新冠病毒毒性变弱,但传播仍然快,各地都出现病例。相对社会面的情况,武汉大学校内仍更为安全。

病毒并不可怕,疫情防控有规律。学校将按照二十条的规定和属地政府的要求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同学们做好科普,减轻心理压力。

02 法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同学提问:

校外居住同学出入学校审批环节较多,并且审批进校经常处于待办状态,影响正常的科研上课等,是否可以对不离汉同学的出入校改成备案制或简化审批程序?

党委学生工作部老师回复:

现在在校外的学生返校可以直接在线上提出申请,我们会跟各学院、培养单位进一步沟通,把审批流程处理地更加及时,同时我们也在讨论是否能够精简中间的一部分的环节,让审批流程变得更加顺畅。

保卫部老师回复:

审批依照应批尽批的原则;学生提交并通过申请后,刷身份证或校园卡则可直接进入校园。

03 法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同学提出意见与建议:

在核酸检测方面:第一,希望优化集体核酸采样时间,以防因核酸检测导致的聚集感染,希望可以安排专人监督排队间距和口罩佩戴情况;第二,延长校内公共场所要求的核酸阴性时限;第三,一些核酸检测点存在家属区和学生混检的情况,希望能区分家属区和学生的核酸。

校医院老师回复:

今天上午校医院看到了核酸检测人员物资紧急的情况,及时调配人力物力进行处理,后面将进行研判,讨论如何优化核酸检测的过程。学校在每个居民区都安排了核酸检测,后期将加强分流引导。

04 法学院同学提问:校医院是否能设立发热门诊?

校医院老师回复:

根据政府对于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校医院无发热门诊资质,后期将及时跟踪政策变化,综合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

类别二:学生返乡留校

01 法学院同学提问:学校统一安排的返乡专车何时开通?

党委学生工作部老师回复:

学校根据同学们在离校系统中填写的数据和辅导员对同学离校时间的掌握的情况,在同学们前往四站一场相对集中的时间点安排车辆。

同时也提醒同学们在返乡期间注意乘车安全,如果有经济或是学业方面的困难,可以向辅导员反馈,我们也会尽全力帮助各位解决各种的困难。

类别三:校园生活保障

01 经济与管理学院同学提出意见与建议:

在生活保障方面,希望在堂食限制座位数量的情况下,延长食堂时间,促进错峰就餐。同时希望在湖滨片区增设打印店,减少人员流动。近期暂无回家意向和寒假留校科研的同学希望后勤集团能提前公开后勤保障政策和时间。

后勤服务集团老师回复:

今天(12.5)晚餐起将实行双人单向就座,增加一倍座位。就餐时间会尽量延长,但时长有限,因为两餐中还需要时间进行消杀工作。

目前在湖滨片区自强超市已经临时调配了打印机满足同学需求。

寒假后勤保障的安排会尽快落实,并及时告知同学。

02 测绘学院同学反映:

同学提出信息学部15舍、16舍已经连续接近一周出现洗澡热水不稳定的情况,据同学反映,每年入冬的这个时段都没有热水。

后勤保障部老师回复:

对于热水问题,只要在维修平台报修,后勤保障部都将第一时间安排人员维修,针对这位同学反馈的信息学部15舍、16舍的情况,我们立即安排工作人员进行解决。

03 法学院同学提问:

对于寒假留校的同学,热水、食堂、出行等方面是否有保障?

后勤服务集团老师回复:

寒假和春节期间,将根据留校同学的数量情况,开放足够的食堂,保量供应,确保同学的用餐需求。

04 法学院同学提问:图书馆近期是否会开放24小时自习?

图书馆老师回复:

按照计划,图书馆将自12月6日起于信息学部图书馆、总图书馆开放24小时阅览区。

05 法学院同学提问:

图书馆借书目前还是按照正常借阅规则,现在准备返乡的同学希望可以调整借阅时间,是否能参照往年暑假图书借阅规则,暂停预约和催还?

图书馆老师回复:

我们前期将11月23日到期的书的还书时间延长了12月5日,图书馆会视情况调整借阅时间;针对返乡同学的借书,可以延长还书日期,后续会统一发布通知。

类别四:学科就业发展

01 生命科学学院同学提问:

对于学生考研政策,部分同学担心封控、赋码政策会对考试受影响。

研究生院老师回复:

非常关心研究生考试问题。学校已进行过多次演练,目前有以下方案:

1、为武汉大学考生设置单独设置的研究生考试考场;

2、要求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同学不要离校;

3、保障同学们的各类需求,确保同学应考尽考。

02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第一临床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水利水电学院、计算机学院同学提出:

一些课程结课较早,部分同学希望有机会和老师共同商量考试形式,但部分老师对于本科生院考试安排通知不了解,不理解同学们返乡需求,或以需要实验室实验设施为由,在16周之前进行线下考试。希望学校能与老师协商考试形式,并尽快公布考试安排,确保自愿返乡能正常进行。

本科生院老师回复:

1、本科生院本学期开设2000多个课程,覆盖30000多名学生,难以满足所有同学的需求。目前考试形式需要教师和同学们充分沟通,保证公平公正的原则,根据课程内容、现实情况和考察的知识内容来决定;线上线下考试只是方式不同,考试要求和违纪处罚办法与线下考试保持一致,任课老师做好监考和改卷工作,保证公平。

2、此外,今天上午已经与各学院开会,要求老师与同学进行充分沟通。若老师决定线下考试活动,则理论上应在下学期进行,如果老师有特殊情况需要放在这学期考试,则需与学生沟通。具体课程考试的形式需要同学们和老师进行进一步协商,当出现同学们意见不统一时,需要在充分沟通的前提下,由任课老师安排。每个课程的课程性质和内容有差异,学生诉求也不同,每个课程的考核形式不能完全根据人数百分比确定,建议同学们将具体的困难和老师沟通。各学院将于6日前报送考试时间,本科生院将根据时间冲突情况,对考试安排进行协调。

党政办公室老师回复:

关于学业考试问题,昨天学校出台的政策有一定调研基础和合理性,学校将尊重各方意见。

03 数学与统计学院同学提问:

目前线上课程界面只能看到讲义而不能看到老师板书。课程的信息接收受影响,导致部分学生不敢回家。

本科生院老师回复:

目前课堂直播系统无法支持板书直播,目前已经启动了直播系统的改进工作。已对学院提出学习辅导与学业帮扶的要求,由于封控等原因导致参与的线上教学不如线下教学的质量高的问题,各学院开展了课程辅导、录课、小组帮扶等各种形式的帮扶活动,后期还会对任课教师提出要求。我们始终本着维护课堂秩序、保证教学质量的初衷,提供线上线下多形式教学。

04 经济与管理学院同学提问:

目前四六级缓考审批出结果的时间是四六级考试当天,同学担心审批不通过导致缺考。

本科生院老师回复:四六级申请退费和缓考的时间是12月7日到12月9日。

05 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同学提出:

关于教学方式修改、规培实习管理、保持信息公开透明、明确责任承担主体以及配备防护用品等问题。

党政办公室老师回复:

已经关注到同学们的诉求,对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高度重视。同时,相关情况已和医学部领导沟通,后期会进一步协调。

三、活动总结

图片15.png

黄泰岩书记肯定了本次交流的效果,大家通过这一提出问题、交流沟通、完善方案的沟通平台,在共商中达成共识,找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他指出,武汉大学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每一位武大人都要珍惜学校的声誉,通过沟通和交流共同促进武汉大学的发展。

他要求,相关职能部门要虚心听取学生意见,把学校的相关举措宣传到位、落实到位。

他强调,学习是同学们的本职,不论何种考核方式,都是为了检验同学们阶段性的学习成果,学校将全力保障正常教学秩序和同学们学习生活需要。

他表示,武汉大学始终秉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不仅是以学生的生活学习为本,更是以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成长发展为本,希望与会同学将交流的结果通过有效的途径反馈给身边的同学们,通过师生共同努力,确保学校教学秩序温馨有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