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会动态

Seminar Dynamics

生活权益

当前位置: 首页 研会动态 生活权益 正文

为地沟油问题建言献策——记第77期博士生沙龙

更新时间:2010-04-01 10:38:00    点击次数:    作者:未知

当你清晨揣着几根油条挤上第一班公交的时候;当你夜晚站在街头“大排档”大嚼羊肉串的时候;当你周末和朋友在餐厅享用香喷喷的水煮鱼的时候,是否意识到自己可能每天都在吃着慢性毒药?罪魁祸首就是“地沟油”——这个曾经被众多媒体“曝光”的名词,也曾在社会各界展开激烈讨论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它的危害众所周知,我们如何才能减少碰‘沟’几率?3月31日晚七点,武汉大学樱顶学生会会议室内博士生代表们就“地沟油”问题纷纷建言献策,气氛火热非常。

地沟油毒性是砒霜的100倍

“地沟”——下水道是也,但“地沟油”的来源绝不仅是那些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生活中常见的油炸食品重复使用的“过菜油”和用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经过简单加工、提炼的“泔水油”都属于“地沟油”。讨论中,有人提到,“我住处的附近就是一家宾馆,夜里好几次看到带着大桶的小型面包车,车上的人将连接宾馆厨房的下水道井盖搬开,用一只长勺从污水表面捞起浮油。” 这些浮油放到大锅中加热,再加入化学原料后上层的油相对清澈,肉眼看上去与普通油差别并不大。

“地沟油”是生活中各类劣质油的通称,危害极大。地沟油中剧毒的黄曲霉素,毒性是砒霜的100倍,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化学致癌物质。有专家提过,“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300万吨。按照比例,每吃10顿饭,可能有1顿碰上的就是地沟油。”

来自于公共卫生学院的宋文涛同学在详细介绍了地沟油对人体的危害后,提醒大家少吃油炸食物,不要在小摊上乱吃食物,“想想看,早晨你从路边小摊上买的油条,中午从门店里买的煎鱼、炸肉,竟然有可能与臭哄哄的地沟联系起来,你还有胃口吃下去吗?再看看你常爱吃的麻辣烫、铁板烧、臭豆腐等那些路边摊小吃,就等于在吃慢性毒药呀!”

掏油人一个月可赚10000块

地沟油对人体的危害如此之大,可是为什么还有人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呢?“有需要就会有供给,食用油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地沟油的成本相比优质油来说低廉很多,所以供给相当旺盛。”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盖鹏分析说。“这些油的价格每公斤只要3块钱,而一般的食用油每公斤要9块钱,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一个人通常每天能淘4桶浮油,回收提炼之后,就算只按食用油市场价格的一半出售,每月也能赚一万多元,相当于高级白领的收入。”

在谈到为什么有人昧着良心赚取不义之财时,土建学院博士张科通过一个笑话比较了中国人和美国人的价值观,并希望人人都能弘扬“我为人人”的普世价值标准。“美国人能自觉地不以个人利益为由侵害公共利益,而中国人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前面,地沟油事件就是如此。” 他说大家也讨论了我校哲学名师邓晓芒在《对有毒食品泛滥的文化反思》一文中提到的观点。邓教授曾说过,“目前频繁发生的制假贩假、制度贩毒现象,如果从文化上找原因,会发现这些现象与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根深蒂固的基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正是传统道德文化在今天不适应发展开放了的市场经济现实的畸形表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除了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外,大力进行更深入的文化启蒙和文化批判是另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中国年约300万吨地沟油“复出”

早在2001年,CCTV经济半小时联合新华社记者就暗访过呼和浩特市地沟市场引起了全国轰动,2003郑州“泔水油”事件也被媒体曝光。但时隔10年,我们看到的却是,令人深恶痛绝的地沟油越打越多,可谓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为什么多年来,地沟油在被数次整治之后仍然“死而不僵”?众所周知,这次地沟油的“盖子”是武汉工业学院何东平教授揭开的。据他所说,国内地沟油一年总利润可达15-20亿,利润率更是超过300%,这一“地下产业”背后的利益链是很难斩断的。

诚然,寄希望于地沟油贩子良心发现,显然是缘木求鱼、痴心妄想。“地沟油”大行其道,关键还在于政府管理监管的缺位,给某些不法商贩提供了一个规模庞大的“灰色产业”空间。哲学院蔡鹏飞谈及某些政府部门对待地沟油事件的态度时提到,一些部门对于地沟油问题相互推诿,时常可以听到“这不是我们的职责范围”这样的话。他说:“当公共利益受到损害时,监管和执法部门要建立责任明晰的工作机制,国家也要承担起自己公共服务的职能,态度应该是向着老百姓的。”#p#分页标题#e#

他还提到了其他国家的一些经验,日本的地沟油都由专业回收公司进行回收,并以较高价格卖给了日本政府,政府则将这些地沟油提炼后用作了垃圾车的燃料。“如果中国政府学习日本的做法,那么这些对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地沟油就不会流到餐桌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