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会动态

Seminar Dynamics

生活权益

当前位置: 首页 研会动态 生活权益 正文

崛起的“草根”,失落的“文化”—记第78期博士

更新时间:2010-04-08 10:41:00    点击次数:    作者:未知

从2005年“超女风”席卷全国、“胡戈馒头”引发血案到2010年“凤姐”强悍征婚、“犀利哥”潮流混搭,一波波一夜成名的奇迹不断上演着,原本平凡普通的他们瞬间吸引住了大众的眼球,学者们将这一现象称为“草根文化”的崛起。但疯狂过后,我们反问自己,“草根文化”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崛起?又将去向何处?4月7日晚七点,在武汉大学樱顶学生会会议室里,来自各个院系的优秀博士生和硕士生代表们对这一系列问题展开了长达两个小时的热烈讨论。

江湖:“草根”的崛起

野草看似散漫无羁,但却生生不息、绵延不绝;野草永远不会长成参天大树,却因根植于大地而得永生。它们带着顽固的人性弱点,却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草根文化”正是如此,它“生于民间,长于民间”,与“主流”、“精英”相区别,带着一股“不经修饰和改造”的乡土气息走入人们的视野,以一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强大生命力遍布当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当前“草根文化”风起云涌,“草根”一词在媒体上的使用频率更是高得惊人。而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界定“草根文化”?来自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吴世文认为,人们对于‘草根文化’的关注,往往聚焦于一个个较为零散的新闻事件上。在他看来,“草根文化”既包含精神上的诉求,也包含物质上的表现,它区别于阳春白雪的上流文化、精英文化、传统文化,是与“大众”、“媒介”和“基层”相对应的一种动态的文化现象。来自法学院的鲍家志则以历史性的眼光剖析了“草根文化”的渊源,“‘草根文化’自古就有,只是由于时代的更迭称谓变得不一样而已。它相当于以前的‘民间文化’,是平民阶层表达诉求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

“草根文化”属于一种没有特定规律和标准可循的社会文化现象,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人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如法学院的邓宁所说,“不同的学科背景就会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得出的定义当然也就不会一样”。

网络:平民的狂欢

“可别小看北京的天桥把式、上海大世界的把戏,越是这种地方闯出来的草根艺人,越明白观众到底爱看什么。”这是笑星严顺开为郭德纲写过一段话,也许正是因为这种下里巴人式的鲜活和贴近造就了“草根文化”的惊人爆发力和生命力。除了“草根文化”自身的特质外,当今“草根文化”的兴起与互联网的兴盛也无不关系。自“网牛”胡戈带着史上最有份量的“馒头”红遍整个网络以来,一撮撮“草根艺人”一夜成名,并迅速通过网络、博客、电影电视等传媒占领人们的生活舞台,“草根”们正借助互联网的强大力量踏着顽强的脚步向我们走来。

在来自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莫志勇看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升级换代,“自媒体”时代已经来临。大众对网络技术的广泛掌握和官方对传统媒体的高度管制之间的矛盾不断深化,而网络是缓解和宣泄这种矛盾的最佳平台。当“草根阶层”通过网络发出“自己的声音”逐渐汇聚,就形成了“草根文化”。此语一出,立即得到了多位同学的支持,“网络提供了一个共享的空间,是集体智慧的整合,这种整合产生了‘草根文化’,它是一种带有补偿性质的文化生产,是对主流文化的一种补偿。”新闻学院的吴世文补充道。此时,来自历史学院的牟沫英也谈道:“正因为主流文化的缺失,或者说主流文化与现实的背离没有被现代人所接受,所以才产生了民众自己能发声的‘草根文化’。”

“庙堂”:最后的招安?

卿本草根生,何登大雅堂?确实,老百姓是喜欢“草根文化”的,但一旦登堂入室鲜活成分必然大打折扣。当越来越多的“平民英雄”出现在电视上继而 “身价百倍”时,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当草根之“俗”与庙堂之“雅”发生碰撞时,那“草根文化”的前路如何?

“如果‘草根文化’哪一天不符合商业发展潮流,那么必然就会被扼杀。”来自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万鹏简洁地说道。吴世文也提出了他的疑问,“‘芙蓉姐姐’被商业收编,是否会导致最后‘草根文化’消失于‘主流文化’?”在他看来, “草根文化”只是暂时现象,就如昙花一现、必然不长久。#p#分页标题#e#

对于这样的前景预测,邓宁则又不同的看法,“‘草根文化’是一种多元声音的表达。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以后,必然会在精神上有诉求。当传统媒体无法表达自己愿望的时候,只有通过‘草根’发声的形式,随着公民社会的慢慢建立,表达思想的渴望会越来越强烈,‘草根文化’也就必然会继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