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会动态

Seminar Dynamics

生活权益

当前位置: 首页 研会动态 生活权益 正文

“事业•婚姻•人生”:知识女性如何实现成功

更新时间:2010-03-10 22:22:00    点击次数:    作者:武汉大学研究生会

在校女研究生何时适合结婚?为什么“剩女”在社会上这么普遍?她们又该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的关系?有人常说选择配偶时人品最重要,那如何看清一个人的人品?……这些都是很多女性所关心的问题。2010年恰逢“三八”国际妇女节100周年,为了更好地引导当代大学生的爱情婚姻观念,3月9日晚上7点,武汉大学妇女与性别研究中心/基地、武汉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在教五多功能报告厅举行了一场“知识女性如何实现事业成功婚姻美满人生”的讲座,该讲座邀请到了莫洪宪、李傲、吴平、吴根友、罗萍五位嘉宾,与大家一同畅谈婚姻、事业与人生。

婚恋:分合艺术构建美满“后花园”

“做一个女人好难啊,做一个知识女性难上加难。”莫洪宪老师一句话引起了在座女生们的共同感叹,现代女性都有双重角色,来自家人和社会的期盼让其负担十分沉重。“从学生到教师,由助教到教授,由普通教师到学院干部,其中艰辛深有体会。”莫老师结合自己身份的演变,谈了自己的人生体悟。

一个知识女性应该如何处理好事业和婚姻问题?作为当晚唯一的男嘉宾,吴根友老师提出了四个关键词:一是“结善缘”,二是“平衡”,三是“语言艺术”,四是“自得自在”。他尤其强调要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处理好爱情与亲情、友情和事业的平衡,指出女性容易在婚后丧失自我。对于这一点,莫老师提到构建和谐美满的“后花园”是事业成功的保障,而在婚姻生活中必然“有分有合”,双方需要有独立的发展意识,不可能完全一致。

但吴平老师却认为“事业第一,家庭第二”,“只有把家安顿好了再投入事业,我才能真正快乐。”但她也认为“经营家庭是一生都需要学习的事情,舍弃事业和家庭任何一方都是不快乐的。而李敖老师则结合自己的家庭谈了自己的招数。当她跟先生有矛盾时并没有埋怨,而是毫不犹豫地拿出时间与先生沟通,“沟通是解决矛盾唯一之法。”她说。罗萍老师也结合自己的婚姻谈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并爆料自己和丈夫达成协议,“一个管‘水’,一个管‘火’”,从而处理好了婚姻和事业的问题。

“剩女”:男权文化造成精英“二手女”

“高学历、高职位、高年龄”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是当前对“剩女”们的描述。在职场上的女精英却为何沦为婚恋生活中的“二手女”?根据罗萍老师的分析,“男高女低、男主外、女主内”的择偶观念和社会环境、以及年龄模式单一化是重要原因。除此之外,家庭夫权文化与社会男女平等观念的碰撞使女精英们遭受到了男权文化的围困,使她们不幸成为男性眼中不懂生活、没有情调的“第三性”、“二手女”。另外,当前网络文化流行,宽容却极为缺乏,“剩女”这一词语对进步调侃、歧视甚至轻蔑、谩骂,这无疑是“在蒙娜丽莎脸上画胡子”,吴根友老师说道。他提出,作为女性自身也应该以现代人的观点、以个性自由、共同兴趣为择偶标准,“‘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是女性不自觉接受男权文化的表现,有时候女生应该学学哲学,提高哲学思考的能力,真正实现自身的思想解放。”

怎样才能不做“剩女”?——“该出手时就出手”!对罗萍老师给出的大胆建议同学们报以热烈掌声。“不过出手时也要含蓄,不能只跟着感情走。”罗老师随后又笑着补充道。“大一大二好好学习,大三大四学习的同时要用余光抓个男孩子!”吴根友老师的建议让同学们捧腹不已。“选择志同道合的人共同经历、共同成长,古代的‘举案齐眉’一说不无道理,要知道5+5>10。但如果是一方控制一方的关系,则很不幸,5-0=5甚至是5-5=0。”李敖老师谈了自己的独特看法。

人品:群众基础看清择偶“潜力股”

女性最关心的话题莫过于选择最合适的配偶,“选配偶第一是看人品,第二是看有没有大男子主义。”罗萍老师认为选配偶时最主要是要看人品。看他待人处事的态度,看他是否有责任感。人生变幻无常,如果人品不好,那么对方可能随时会离开。

在随后的提问环节中,“如何看清一个人的人品”是不少女生关心的问题。“看看他的群众基础好不好”,李傲老师提到她和她爱人的相亲过程,双方都尤其注重对方领导、亲戚、朋友和邻居对个人的评价。她还强调说,“看那个男孩子是否孝顺,喜欢一个人,抓住他的父母比对他好更有用!”

看清“潜力股”考察女性们的择偶标准和思考能力,吴平老师提到“婚姻是需要理由的,也没有任何范式可言,做好自己喜欢的事就是幸福。心灵自由、生活舒服才是目的,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每个女性都应该记住:为自己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