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会动态

Seminar Dynamics

消息速递

当前位置: 首页 研会动态 消息速递 正文

烟草院士当选,缘何引发热议--记第123期博士生文化沙龙

更新时间:2011-12-29 23:54:00    点击次数:    作者:未知

2011年12月28日,武汉大学第123期博士生文化沙龙在樱顶学生会活动室举行。本次博士生文化沙龙的主题是“烟草院士当选,缘何引发热议“。本次博士生沙龙的嘉宾有来自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刘敏,来自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吴涛,来自计算机学院的谢铭,由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魏尚主持。另外,武汉晚报的记者屈建成和长江商报的记者刘丹也参加了本次博沙活动。晚上七点,本次博士生沙龙正式开始。

首先,主持人魏尚介绍了本次主题的背景。12月8日上午9点,中国工程院正式对外发布54名新增院士名单。谢剑平这位来自烟草行业专家当选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烟草院士”、“杀人院士”等称号被媒体加在这位新当选的院士头上。一位院士的当选能引发公众如此重视,这种现象反映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烟草院士”的当选让我们反思院士增选机制

来自计算机学院的谢铭首先发言。他认为,谢剑平院士的当选在程序上是没有争议的,公众对他当选的质疑更多是来自于他所代表的行业。

众所周知,烟草行业在各个省市都是经济利益较大的行业,就目前的院士增选机制来说,院士评选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一旦院士评选与行政权力、经济利益纠缠不清,院士就成了名利江湖,难以独善其身。

从根本上来说,我国的院士制度还是要向大多数科技发达国家学习,去行政化、去功利化,把原始当做一种纯粹的学术荣誉,回归到“务虚”的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