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我校硕博研究生学术文化交流、提升学术能力,2022年12月3日下午,由武汉大学研究生会主办,武汉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会、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会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联合承办的第281期博士生沙龙活动顺利举行。
本次博士生沙龙的主题是:人文社科期刊投稿必须要知道的“关键点”。分享嘉宾为法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张演锋、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王少光、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刘进思。
图1 第281期博士沙龙主题
【一】分享嘉宾:法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张演锋
张演锋同学分享的主题是“浅谈法学论文的写作及投稿经验”。
图2 张演锋同学分享主题:浅谈法学论文的写作及投稿经验
首先,他认为投稿是与心态的较量,投稿过程中可能面临诸多问题。投稿的过程就是摧毁信心的过程,但我们要重塑自信心,分析论文是存在质量问题或仅仅只是不符合刊物定位。
其次,他提出投稿应有策略性,文章应边改边投,多投递高质量刊物以获取外审建议,多与编辑沟通并注意礼仪,投稿前仔细阅读投稿要求,并注意投稿频率。应关注刊物评价、刊物是否支持年会投稿、刊物联合举办的活动等对投稿有益的信息。
再次,他介绍了写作选题。他认为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结合当下热点,与导师充分沟通。《推进中国法治进程需研究的重点法学选题(2022-2024)》,以及期刊年度选题也极具参考价值。我们可以从实践中找到灵感和新的选题,在定期阅读、理清学术脉络后尽快下笔。
接着,他分享了写作过程,我们应注意成果保密,但也应多参与高质量论坛以听取批评,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谋篇布局,采取解释论或立法论进路进行研究。
最后,他强调了写作规范的重要性,注意文章的查重率、脚注、法条更新、字数、表述和格式。他推荐大家通过何海波的《法学论文写作》或B站教学资源学习写作方法,找到模仿对象并获得写作冲动。
【二】分享嘉宾: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王少光
王少光同学分享的主题是“社科类论文投稿经验分享”。
图3 王少光同学分享主题:社科类论文投稿经验
首先,他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与写作。他认为应避免选题抽象、选题太大、选题陈旧等常见问题,从“需求”(即选题的前沿性与创新性)和“供给”(即自身的知识储备与写作能力)两方面把握论文选题,通过追踪学术前沿、向前辈请教、筑牢基础等具体路径把握选题,并简要介绍了论文写作的六大环节。
其次,他介绍了如何了解和选择刊物。我们可以通过中国知网、期刊官网和官微、学术微信公众号、万维书刊网等渠道了解刊物。根据自己的目标期刊定位、文章与目标期刊的契合度、自身与目标期刊的契合度,结合同专业师兄师姐的发表经历快速锁定目标刊物。
最后,他强调了期刊投稿的注意事项。他总结了审稿人关注的八个问题,涉及主题、逻辑、内容、数据、学术规范、参考文献、语言表述与图表。他提出投稿前应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根据文章与自身情况确定目标刊物、根据期刊要求修改文章格式、明确投稿方式。同时,还应注意投稿后的沟通工作,在与审稿人交流时应注意服从编辑意见、认真采纳审稿意见、充分按照审稿意见修改论文,避免留下不好的印象。
【三】分享嘉宾: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刘进思
刘进思同学分享的主题是“论文写作与期刊选择”。
图4 刘进思同学分享主题:论文写作与期刊选择
首先,他介绍了如何做好论文写作的前期工作。他认为应坚持问题导向,找到有意义的社会问题,提高选题的价值性和新颖性。在确定选题后进行大量文献积累,阅读专业著作、前沿文章、政策文件、政府报告等素材,形成高质量的文献综述。他还建议进行软件学习积累,运用各类数据分析、模拟仿真、可视化等分析工具助力论文写作,并通过网课或专业课方式学习理论研究方法。
其次,他介绍了如何搭建论文写作的结构框架。他建议我们将视角从研究“社会”转移到研究“如何研究社会”,从而找到正确的理论框架。同时他分享了负面启示法、抽象阶梯法、因果模型法、概念锐化法等对框架搭建有益的方法。
最后,他介绍了如何撰写文稿与期刊投稿。他将论文撰写的流程总结为“搭建理论框架→收集完备数据→提问、证明、验证、解决→不断完善、提高质量”。同时,他针对中文期刊与外文期刊的不同特点,介绍了期刊的选择方法与选择维度,并推荐了“发表记”与“LetPub”这两个期刊选择工具。
【四】互动环节
图5 互动环节
在互动环节,三位嘉宾就同学们提出的“如何把热点问题融入到自己的研究中”、“如何解决论文框架结构缺乏逻辑性的问题”、“看文献时从哪些方面分析和总结文献”等问题一一进行了回答。
通过本次博士生沙龙的举办,同学们深入了解了人文社科类论文写作与期刊投稿的注意事项,收获颇丰。至此,武汉大学第281期博士生沙龙圆满结束!
来源:联络部、法学院研究生会
文字:卫凯博 洪晖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