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会动态

Seminar Dynamics

活动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研会动态 活动快讯 正文

博士生的“战疫”——武汉大学第260期博士沙龙成功举办

更新时间:2020-03-18 19:08:02    点击次数:    作者:武汉大学研究生会

在社会各界力量的积极努力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目前已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效。武汉大学的师生们也响应国家、学校号召,充分结合自己的专业情况,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参与到疫情防控的工作中来。

2020年3月15日,武汉大学第260期博士沙龙“博士生的战疫”在腾讯会议线上平台成功举行。此次活动由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武汉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武汉大学健康学院、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大学研究生会承办,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研究生会、武汉大学健康学院研究生会、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会协办。

这是武汉大学博士沙龙首次在线上开展,邀请了来自我校第一临床学院、健康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四位博士研究生分享他们的“战疫”故事。此次沙龙由第一临床学院的胡继佳主持,并荣幸邀请到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教学办公室周清泉老师作为嘉宾。沙龙伊始,周清泉老师以一线临床工作者的视角简要介绍了目前疫情防控形势,并提醒同学们,疫情防控虽然持续向好,但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并且境外各国疫情相继爆发,因此大家仍然要注重个人卫生,加强锻炼、提高抵抗力,同时不放松学习、科研。

随后,四位主讲嘉宾分别结合个人实际经历,分享了他们在此次“战疫”中的经历与感受。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神经病学博士研究生邹利分享了他在了解到武汉的医疗物资匮乏、医疗咨询需求量巨大后,立即组织力量筹集物资并加入“社工共振”志愿者团队的经历。健康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张刚鸣,以此次疫情为背景,结合自身专业,从公共卫生治理视角对疫情进行解读,并对公共卫生治理体系现代化面临的困境和解决途径展开讨论。第三位主讲人是来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医学消化内科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吴练练,她与IT技术人员、影像医师、临床医师通力合作,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搜集整理大量临床影像结果进行模型训练、测试,并进一步开发测量病灶体积测量功能,最终模型灵敏度和准确度均优异,不仅能够节约影像医师大量的阅片时间,还具备良好的预测病灶转归的功能。他们团队还将研究成果公开,以便全球的研究者进行免费的学习和应用。最后一位是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财政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陈曾,他作为主要负责人发起、筹建了武汉大学“与逆行者同行·为奉献者奉献”关爱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志愿服务队,为孩子们提供“多对一”的线上陪伴和辅导。陈曾讲述了志愿服务队的成立过程、工作模式、服务计划等,分享了许多真切而温暖的志愿服务故事。

四位同学或亲身提供线上医疗帮助,或结合所学进行学术攻关,或急一线医务人员所急、开展线上辅导,他们参与这场“战疫”的方式虽不相同,作为武大人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却是相同的。他们是武大学子的缩影,无数莘莘学子正以不同的方式参与着这场抗疫行动。线上分享引发了热烈讨论,同学们被参与到疫情各项工作的老师、同学的精神所打动,更加深刻地明白了,作为武汉大学的学子应珍惜当下的学习机会、锤炼好专业本领,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奉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文字:姚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