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革新路”
——武汉大学第八届研究生历史剧创意表演大赛决赛圆满落幕
史海钩沉革新路,寰宇宏彰时代篇。11月23日晚,武汉大学第十三届研究生学术科技节之第八届历史剧创意表演大赛决赛成功举办。本届历史剧大赛以“史海钩沉革新路”为主题,旨在呼吁更多的研究生关注历史发展中的创新与进步,吸取有益经验,把握正确方向,为振兴中华、实现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决赛评委及嘉宾
决赛由艺术学院戏剧戏曲专业易栋老师、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姜海龙老师、武汉大学研究生会副主席姬睿同学、艺术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王璐同学、历夏戏剧社社长王亦铖同学、踪点戏剧社社长张昊翔同学担任评委。出席大赛的嘉宾有历史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洪波老师、历史学院团委书记周翠云老师、历史学院研究生辅导员胡艺航老师、历史学院研究生兼职辅导员谭文天老师、武汉大学历夏剧社前社长李旻玮同学以及各兄弟院系研究生会的代表。

决赛现场
决赛对初赛进行了内容拓展和样式翻新,共分历史剧剧目竞演和影视剧配音秀两大环节,其间穿插了历史剧找茬、微信墙抽奖等多个串场游戏,现场气氛火热,观众互动积极。在剧目竞演环节中,各参赛队伍结合初赛点评,对参演剧目进行了细致的打磨,情节设计更加合理,剧情推进更加流畅,台词走位更加考究,人物角色揣摩、戏剧逻辑推演、表演时间把控等方面更为精益求精,各参演剧目的完整性、戏剧性、创造性都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与完善,为现场观众演绎出中国历史中各关键时间节点上,时代先驱们锐意进取、披荆斩棘的豪情和破除旧俗、推陈出新的信念,展现了历史长河中革故鼎新、攻坚克难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

文学院剧目《济世维新自古今》

经济与管理学院剧目《梦回1919》
首先登场的文学院剧目《济世维新自古今》将一代变法名士的无畏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王安石金殿之上怒斥守旧老臣的情景更使现场观众震撼不已;经济与管理学院剧目《梦回1919》忆昔抚今,中国外交官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据理力争、慷慨陈词,激发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家国情怀;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剧目《起来》以独特的巧思带领观众穿越回抗战时期的长沙,以大量的戏剧独白再现了爱国戏剧家田汉火热的革命激情;马克思主义学院剧目《高考1977》场景设置精良,主角出彩,配角有戏,知青们昂扬奋发的精神和改变人生命运的迫切愿望展露无遗;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剧目《芳华》以改革开放为背景,讲述了转业军人沐建峰在商海中沉浮、在情场中辗转,在成长路上寻找自我、回归初心的故事;历史学院剧目《风变云墨花鼓新》紧扣主题,再度演绎改革开放第一村包产到户的故事,小岗村村民的悲惨生活催人泪下,绝地求生的英勇气魄更是令人动容;哲学学院剧目《钟声》则着重塑造了虹光纺织厂女厂长在改革开放初期克服万难、实干兴国的光辉形象,为观众展示了特殊年代的独家记忆。

马克思主义学院剧目《高考1977》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剧目《芳华》
在第二轮的影视剧配音大比拼环节中,各参赛队伍翻旧曲作新声,生动地“秀”出了影视剧中一幕幕经典场景。文学院的《三国演义》配音,一人分饰七种声音,惊艳再现“诸葛村夫大战王司徒”的著名片段;经济与管理学院代表队深情演绎配音片段《香蜜沉沉烬如霜》的爱恨情仇;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代表队则反串配音片段《鸡毛飞上天》的细腻温馨;马克思主义学院更是别出心裁,配合场景音,完美还原热播剧《延禧攻略》;历史学院与哲学学院分别为观众带来经典电影《天下无贼》和《西虹市首富》的配音,他们不约而同进行了适当改编,唱腔、方言、环境音、背景音齐上阵,现场观众捧腹大笑;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配音的《唐人街探案2》则凭借高难度的长段英文对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历史学院剧目《风变云墨花鼓新》

哲学学院剧目《钟声》
最后,大赛特聘艺术表演指导、艺术学院易栋老师对参赛剧目进行了点评,他从戏剧体裁和戏剧的深层内涵方面出发,在肯定各剧目“巧思”和“慧见”的基础上,期待未来的剧目可以在体裁上多元创新,贯通中外,在思想理念上要“遥揣人情,始蕴真心”,将戏剧升华出人生况味。大赛特聘历史专业指导、历史学院副教授姜海龙老师则对各参赛剧目的史实背景和舞台表现效果等方面进行了逐一点评,强调历史剧在探讨历史可能性的同时,也要注意逻辑与历史的统一问题。

历史专业评委:姜海龙老师

艺术表演评委:易栋老师
经过两轮比赛的激烈角逐,马克思主义学院最终拔得头筹,蝉联夺冠,再获一等奖!历史学院与文学院紧随其后,荣膺二等奖。经济与管理学院、哲学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则将三等奖收入囊中。最佳组织奖颁给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最佳男女主角奖分别由经济与管理学院杨赛凡(饰顾维钧)、文学院汪子轶(饰太皇太后)和历史学院李聪瑾(饰关秀娥)获得,最佳配角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毓颖(饰高琪)摘获。至此,第八届历史剧创意表演大赛决赛圆满落幕。

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起来》

最佳男女主角及最佳配角颁奖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这赋予了本届大赛深远的时代意义。历史剧创意表演大赛的初衷是为广大研究生提供认识历史、参与历史、反思历史的平台。第八届历史剧大赛继承往届传统,勇于突破、大胆创新,不但将历史情境以校园舞台剧的形式予以呈现,深化了对历史的认识和反思,还增设了“历史剧找茬”板块,以影视剧为载体,更好地诠释了历史学科的专业性、学术性、严谨性,这正契合了本届研究生学术科技节“守正创新、崇学至善”的主题,彰显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第八届历史剧创意表演大赛合影留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未来,历史剧创意表演大赛将按照这一要求继续激励广大研究生们以史为鉴,不忘初心,胸怀理想,敢于创新,立志成为肩负起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撰稿:李蒙、尹姗
摄影:程昊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