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7日19点,中央电视台在武汉大学人文馆主厅举办了2018校园招聘宣讲会。此次招聘会请来了央视体育频道主持人沙桐、法语频道主持人姜元、《中国舆论场》栏目制片人滕双双、新闻中心驻外记者冯韵娴和2017年新入的职员代表作为嘉宾。担任宣讲会主持人的是央视新闻频道主持人胡蝶和徐卓阳。
在宣讲会结束以后,我们有幸对徐卓阳校友进行了一次简短的采访。
此次徐卓阳不仅作为主持人参加宣讲会,同时也以校友的身份回到母校。徐卓阳2004年考入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人文科学实验班,2008年进入武汉大学文学院攻读古代文学硕士学位。在校期间连续三年获得武汉大学“唇舌烽火”辩论赛全程最佳辩手以及第七届华中高校新闻先生、校园金话筒主持金奖等奖项。
小编:学长您好!文学院也有很多像您一样以后想要进入新闻传播行业的同学,但是我们毕竟不是新闻传播学院毕业的,没有专业的采编播能力。您认为文学院学生有什么特质可以让我们在招聘者眼中脱颖而出?
徐卓阳:两个方面吧,一个是看准它招的岗位,从今年开放的岗位来看,至少对文学院的同学没有歧视,你会是招聘的大类方向。不管是哪个岗位,所有记者都要有基本撰稿能力、编辑能力,这是文学的基本功。另外,采编播的能力等到投简历的时候再想就晚了。我一开始就说我是人文科学实验班的,是古代文学的,就是想打消大家的疑虑。因为你要说采编播的能力,我并没有进行过专业的学习,尤其是播音。但是为什么可以走到这里?你刚才说也有很多同学想,但你的“想”是只是想,还是之前就已经开始为它做准备?我从小学开始主持各种活动,一直主持到大学,从来没有间断。虽然没有学过,但我之前走过的路、之前的爱好和兴趣让我实际上干了很多年的主持活动。所以你不能光想,光想的话什么行业都能想。你必须提前做点什么。
小编:您本科读的是历史学院人文科学实验班,硕士读的是古代文学,为什么在求学的过程中没有选择新闻传播一类的专业,让自己去学习专业知识?
徐卓阳:当时的兴趣不在新闻传播。大学想报历史学院人文科学实验班,我家人更希望我读法律、金融,认为学文太务虚了,但没办法我就是感兴趣。还好的是有一个亲戚很支持我,认为应该让孩子去学感兴趣的。我当时没有想过自己会做主持人,会进入新闻传播行业,就是沿着自己的初心,船到桥头自然直。当你一直在为它做准备的时候,那扇窗就会向你打开。
小编:硕士阶段与本科生活不同,更加偏重学术,但我们也有自己的初心,然而学业方面有压力,就业也有压力。您能不能以过来人的身份给我们一些建议,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应该怎么平衡发展学术能力和培养就业技能?
徐卓阳:你们现在硕士是三年,我们当时是两年,多了一年那就是多了一个世界。时间上多了一年,就有时间想,就能把时间精力有重点并且均匀地分配到各个部分。前面学业抓得紧一点,后面快毕业了考虑考虑未来就业方向。但如果要有一个通盘的考虑,比如说从本科期间就可以开始。但我不主张校园社会化,天天翘课搞校园活动。你的心里要有一盘棋,就是我将来大概会干什么,那不管学业还是活动,都会不由自主地往大概拟定的方向走。你的心里要有一杆秤,不能糊涂,不能等到听宣讲会的时候才发现要提前准备,这个时候任何圣人都不可能站出来给你一条明路。
小编:最后能不能请学长给我们文学院的学生一两句寄语?
徐卓阳:有句话挺好的,尤其是对于文学院、历史学院和哲学院这些务虚的人文学科的同学来说尤其需要——以入世的态度出世,以出世的态度入世。当你做一件社会上具体事务的时候,要有点超然的心态,学会把目标集中,不要为旁边的杂音、世俗的利益所动摇,你才能成就自己。这就是“以出世的态度入世”。“以入世的态度出世”——即便以后做学术,仍然要有热心肠,仍然知道自己跟这个社会无法割裂,仍然要去帮助你力所能及能够帮助的人。大概是这个意思,当然更广泛的理解是大家自己的体会。
通过这次采访,徐卓阳校友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想”这个阶段,要尽早明确自己未来的方向,为自己的目标提前做好准备。同时,不管我们以后做什么事,成为什么样的人,都要以入世的态度出世,以出世的态度入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