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上午,《文学评论》副主编、国际美学学会主席高建平先生受邀来到我院为师生们做了一场题为“大众文化时代的艺术的边界”的讲座,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高建平先生)
讲座围绕着“什么是艺术?”、“边界明确吗?”、“文学的边界在哪里?”等几个核心问题展开。高主编提出:“我们今天所说的艺术概念,西方差不多已经形成了二百年,而在中国,这种概念才形成不到一百年时间,它构造了我们的历史。在以前,我们是没有在这种概念的,比如我们认为佛像很美,这种判断并不是为了一种艺术的目的。”随后,他又以中世纪的职业观念、齐白石学木匠、启蒙运动、文艺复兴、柏拉图的模仿观为例,提出了“美和艺术是无法分离的,而实用观念下的美学始于权威也将终于权威”的观点。
高主编指出,与之前的时代相比,当代流行的文化并非是精英文化,而是之前的美学家不愿意谈的大众文化。但是,这种流行文化的转向现象更应该受到关注,进而促进理论研究的更新。那么,在当前这样的大众文化时代的语境下,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大众文化呢?这样就引入了这次讲座的核心内容“大众文化时代艺术的边界”。高主编提出:“在当今这个时代,文学是抵挡不住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的,很多大众文化都是工业文明下人为生产出来的情感催泪弹,难以抵挡资本的运作。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很难辨认出文化艺术的边界。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艺术的的边界是流动的。精英艺术的边界是否可以拓展到当代大众文化的边界中?在大众文化中能否重新找到艺术的定义和边界?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最后,高主编对这些问题做出了解答。他认为艺术的边界是流动的,艺术的“变”是必然的,如果一成不变,艺术也必将走向终结,只有在移动的世界中寻找艺术,才能真正坚守艺术。
讲座结束后,在座的同学围绕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艺术创作、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的现代性、网络文学等内容向高主编提出了许多相关问题,和主讲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在座同学表示这场讲座让他们深受启发,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