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第338期弘毅讲堂成功举办
2021年10月29日下午16:00,由武汉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主办,武汉大学研究生会承办,武汉大学文学院研究生会协办的第338期弘毅讲堂在振华楼文学院二楼一会议室成功举办。
弘毅讲堂系列学术讲座是由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主办,校研究生会承办的品牌栏目。弘毅讲堂以提升学术交流层次、营造学术交流氛围、引领学术交流风范为己任,提倡更高的学术品味和更广的学术交流。
本期弘毅讲堂由文学院研究生会协办,通过系统地梳理中国传统文化史上几次经典的更替,即五经、四书、四大名著如何先后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旨在引发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持续关注。
活动开始前,主持人为大家介绍了弘毅讲堂的创办目的及源流,随后简要介绍了主讲人陈文新老师,并对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陈文新老师的讲座主题为“经典的世代更替与中国文化的历史进程”。他从“长时段”的视野切入,先后对中国文化史上重要的经典五经、四书、四大名著进行了考察。
首先,陈文新老师从“五经”在汉代地位的确立讲起,指出五经在汉代国民教育和官员选拔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五经之所以会成为经典和儒家地位的确立息息相关。接着,老师就儒家地位的确立从两方面展开论述:一方面,儒家和法家都是建制派的拥护者,他们认为国家的权力应该掌握在君主手上;另一方面,儒家的社会管理比法家更有优势,儒家“民本思想”、“任人唯贤”、“注重修养”的理念更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也是儒家在汉武帝时代被确立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主要原因。
其次,陈文新老师指出,“四书”在宋代取代了五经的地位。宋代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虽然在宋代没有成为官方的考试教材,但是自元代开始至明清两代一直作为官方主要教材而存在。
最后,陈文新老师具体阐述了四大名著成为经典的过程,指出将四大名著置于现代学术研究的范围并确立其文学史经典地位的,是胡适、鲁迅等人。胡适高度肯定了几部白话小说的文学史贡献和地位,这对于四大名著被纳入文学史经典序列本身是意义非凡的。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更是开国人著小说史之先河。经过胡适和鲁迅的努力,四大名著在民国时期成为重要的学术研究对象。
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20-30年代,学术界仍然是在文学话语中谈论“四大名著”的经典地位,而在1949年后的当代中国,“四大名著”的表述取代了“四大文学名著”。这表明:在当代中国的文化语境中,这四部小说已超越了文学的范畴,而具有了融合政治、思想、学术等多元要素、影响全社会的文化意义。四大名著经典地位的确立,离不开当代的出版环境、政治气候以及国民教育的影响,而西学东渐时代的文化转型发挥着更大作用。
在讲座接近尾声的时候,陈文新老师表达了对重新解读四大名著的期望:四大名著想要保持持久的影响力,首先要与传统的文言经典对话,其次要与现代西方理念对话。在对话当中,我们可以在准确理解四大名著的基础上,对它的内容进行更有深度的阐释,这有助于继续保持四大名著的巨大影响力。
在观众提问环节中,在场同学积极举手发言,与陈文新老师展开了深入的交流。有同学提出“科举中的四书成为必修,五经成为选修。仅仅以科举说明四书代替五经,理由是否过于单薄”的问题。对此,老师指出,四书成为科举考试的必修书目,涉及到制度层面的问题,科举使得四书普及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社会影响力也远非五经所能及。另外,有同学希望老师进一步解释一下前面提到的“四大名著需要与传统文言经典和现代西方理念对话”的观点。对此,老师指出:四大名著的作者与改定者都是传统的精英文人,这些文人熟读经史子集,在创作和修订时自然会融入儒家立场、诗文传统。而之所以要与西方对话,是因为“民主”“自由”等西方概念在中国的文人传统中也有或隐或现的体现,对读现代西方理念可以激活我们对四大名著的再认识。在观众提问环节之后,校研会学术实践部的同学向老师赠送了“弘毅讲堂”的纪念奖杯。至此,一场内容丰富、发人深省的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