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日14:30,由武汉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主办,武汉大学研究生会承办,武汉大学文学院研究生会协办的第334期弘毅讲堂在振华楼文学院501教室成功举办。
活动开始,主持人首先为大家介绍了弘毅讲堂的创办目的及源流,随后简要介绍了主讲人樊星老师,并对樊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紧接着介绍了本次讲座的主题:当代的浪漫心潮。
樊星老师的分享主要围绕“浪漫”这一关键词展开。樊老师首先抛出问题:压力山大的生活中还有浪漫吗,如何理解今日的浪漫?通过讲述具体事例来引发大家对“浪漫”内涵的思考。随后,樊老师从李欧梵的《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一书所要讲述第一个话题——浪漫主义是不是中国文化的传统,首先论证了礼教文化的另一面是浪漫情怀;其次指出传统士大夫的浪漫情怀和当代文人的浪漫情怀既有联系又有不同,因为前者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者是“民主情怀和科学意识”,但两者的文化趣味相通,对家庭和民族的责任感相承;最后从士大夫的浪漫、革命浪漫主义、‘武侠、科幻、盗墓’所代表的新浪漫主义这三种浪漫主义进行阐释。
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浪漫主义的关系之后,樊老师紧接着引出了第二个话题——当代的浪漫派。在这一话题中,樊老师结合一系列具有浪漫色彩的当代文学作品分别对浪迹天涯的浪漫、野性的浪漫和缅怀革命的浪漫这三个角度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继而总结出浪漫也是一种“国民性”。最后樊星老师给在场的同学提出了一道思考题:礼教与浪漫精神的纠缠,如何在世俗化年代里心存浪漫?
樊老师风趣而深刻的分享令讲座现场掌声四起,同时也引发了同学们的深切思考。在交流互动环节,有同学提出“美国的公路精神看似是自由和诗意的生活的体现,但其背后是经济萧条环境下的贫困、孤独和绝望,如何理解这种矛盾,浪漫在这个层面上讲是否具有遮蔽性”的问题。老师指出浪漫具有苦涩的意味,今日的浪漫更具有个性化、意蕴更加复杂,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通往浪漫的道路,需要充分理解浪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另外有同学提出赛亚·伯林在《浪漫主义的根源》一书中将浪漫主义运动的本质界定为艺术君临一切的运动,应该如何理解‘浪漫’的本质”的问题。老师首先肯定以赛亚·伯林观点的合理性,同时指出学者界定的浪漫和实际生活中的浪漫是不同的浪漫,浪漫应该是千姿百态的,最后强调在学习中不能拘泥于某一种理论。交流结束后,校研会同学为老师赠送了“弘毅讲堂”纪念奖杯,一场内容丰富、发人深省的讲座圆满结束。
本次讲座为武汉大学第334期弘毅讲堂。弘毅讲堂系列学术讲座是由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主办,校研究生会承办的品牌栏目。弘毅讲堂以提升学术交流层次、营造学术交流氛围、引领学术交流风范为己任,提倡更高的学术品味和更广的学术交流。
本期弘毅讲堂由文学院研究生会协办,旨在通过梳理中国传统文化和浪漫主义的关系和介绍一批当代具有浪漫色彩的文学作品,引发同学们对中国传统士大夫和当代文化人的浪漫情怀的持续关注,继而思考在日新月异的当代生活中如何“心怀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