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意外的疫情拉开了2020年的序幕,一场激烈的战“疫”在华夏大地无声打响。在祖国和家乡最需要的时刻,武大青年学子从未缺席。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即便不能马上回“珈”,珞珈学子们在祖国各地依然积极地发挥着光与热。面对困难与挑战,他们用身体力行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武汉大学文学院2019级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罗欣同学就是其中一员。
罗欣同学是四川江油人,年初得知疫情爆发的消息,尽管身在蜀地,武汉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甚至于每段文字和数字,都仿佛重若千钧,令她分外关切。虽然无法亲至武汉,但在家乡的她依然渴望能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怀揣这样的想法,自武汉返川隔离期满后,在朋友圈得知自己所在的江油市中坝镇新场社区群众服务中心紧缺志愿者时,她征得家长同意后便毅然报名,在经过基本培训后成为了一名社区志愿者。

罗欣同学在登记社区外来人员工作中
2020年2月17日,是罗欣同学开始社区志愿服务的第一天,也是武汉的大学2020春季学期原定开学的日子。面对学业压力,她依然没有放弃手头的志愿服务工作。刚开始她负责的是信息排查工作,主要是收集社区下辖十几个小区的《疫情期间居民信息排查登记表》,对辖区内的每一户居民的身份证信息、联系电话、健康情况等信息进行登记,对外地返乡及接触返乡人员的住户进行重点防控登记与电话联系。据她讲述,每到要上课的工作日,自己就完成课业之后赶紧把积压的工作处理完成;而没有课程安排的时候,除了每天六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她也总想着把更多的时间留在社区工作。长此以往,中午急匆匆赶回家准备上课资料,第二天一早打开办公室姐姐留下的U盘,收集各小区上交的表格,拨打电话询问返乡信息,已经成为了罗欣同学的生活日常。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稳步开展,在疫情防控得力,形势逐渐好转的情况下,罗欣同学在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也从早期的信息排查变为外出务工手续办理。在社区服务期间,罗欣同学个人累计进行了十几个小区、2000余户居民的信息登记与拾遗,排查返乡人员信息600余条,外出务工人员信息300余条。

罗欣同学在信息登记录入工作中
在社区志愿服务的工作期间,罗欣同学也亲身经历了特殊时期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乡下种菜的伯伯们,为社区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送来了自己种的有机蔬菜;80岁的退伍老兵,从怀里掏出了200元要捐献给社区……无论是辛苦付出的基层社区工作人员,还是积极配合工作开展的普通居民,平凡人,平凡事,却让她这个武大学子感受到祖国人民带来不平凡的感动。
谈及这一次志愿服务的经历,“无论是最开始的报名阶段,还是工作中面临的诸多困难,” 她说,“正是家人们的鼓励与支持使我坚定信念,坚持到了今天!”原来,她的母亲在献血站开放后,也三次前往献血,并且登记了器官捐献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这一方面,我很感谢母亲给我的教育和表率”。
从刚开始面对电话空号,身份证缺失、手写姓名难以辨识等问题束手无策,到现在已经可以游刃有余地处理一整个手续的流程办理,罗欣同学说,这段时间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社区基层工作人员的辛苦,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国家在疫情防控上的各项有力措施。
“办法总比问题多,无论是手头的信息排查工作,还是这场疫情阻击战,相信都会在我们的努力下,取得一个完满的结果。所谓“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不仅在国与国之间,还在中国不同地域的人民之间。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南风起,春日近,回旧土,遇故人。”她说,这是她最想寄语大家的话。
三冬有暖,人间有爱。守望相助,温暖同行。面对疫情,许许多多像罗欣同学一样的武大人、文院人正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最终的胜利贡献着力量,无数值得讲述的故事,正在持续不断地发生。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我们。疫情终将过去,但在抗击疫情期间感受到的真情与温暖却永远不会消散。让我们秉承“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武大精神,用无悔的奉献构筑起疫情防控的青春长城,在这个春天写下最美好的青春华章!